汉中市勉县漆树坝镇高山茶园。
在汉中市勉县第三届手工制茶技能竞赛上,制茶师傅正在制茶。
近日,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杂志联合发布《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其中,“汉中仙毫”在126个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中排第22位,品牌价值达38.71亿元。 作为诞生于2007年的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汉中仙毫”品牌价值从最初的6.17亿元增长到如今的38.71亿元,荣获“202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最具发展力品牌”。 如今,汉中已成为陕西产茶第一大市。截至去年底,汉中茶园总面积和茶叶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44.4%和52.2%。2021年,汉中市茶叶一产产值超过90亿元。基地建设、龙头带动、品牌整合,汉中积极推动茶叶全产业链发展,让“汉中仙毫”品牌价值水涨船高,也让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基地建设 巴山深处出好茶 汉中地处北纬33度,属南北气候的过渡带。汉中茶区属古老的巴蜀茶区北缘,也是贡茶和名优茶的知名产地。茶园多处于竹木繁茂、雨量丰沛的大巴山北麓海拔800米至1600米的缓坡地上。纬度高、海拔高、云雾概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大自然赋予汉中得天独厚的茶产业发展条件。 目前,汉中茶产业覆盖西乡县、南郑区、勉县、宁强县、城固县、镇巴县、略阳县、洋县8个县区的91个镇746个村,参与茶产业生产、经营、服务人员超过100万人。 从2011年开始,刘玉娥成立陕西汉唐茶业科技有限公司,并在勉县阜川镇小河庙村流转了土地,开始发展茶产业。刘玉娥的茶园从最初的几百亩发展到如今的3000余亩,面积逐渐扩大,茶树品种、茶园建设标准不断优化。 “茶园所处的位置松林竹林茂密,满足了打造林茶共生高山生态茶园的条件。目前,茶园分为海拔1500米至1200米、1200米至900米、900米至670米3个区域,出产的茶叶各有特点。其中1500米至1200米茶园所种植茶树品种为龙井长叶,品质最好,另外两个区域分别按有机茶园和旅游观光茶园的标准来打造,也都有各自的定位和市场。”刘玉娥说。 据汉中市茶业发展中心主任鲁玉俊介绍,汉中市无性系茶园已达46.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8%。多个县、镇荣获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一村一品茶业示范镇称号。目前,汉中茶产业拥有30万亩以上的基地县1个、20万亩左右的基地县3个、10万亩以上的基地县2个、万亩以上的基地镇32个。 龙头带动 绿色生产促发展 “以绿色循环推进高质量发展,这是汉中特色产业和企业发挥独特优势、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为国说。张为国在汉中从事茶产业已有多年,他对汉中的自然生态禀赋、产业发展路径有深刻感悟。 这些年,为保证绿色有机生产模式,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设备改造、技术升级方面投入近400万元。随着无性系有机绿茶栽培技术、有机茶园管理技术、清洁化连续生产技术、微波二次杀青技术、茶叶提取废渣还田技术、废液处理灌溉茶田技术等的推广应用,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茶产业步入呵护生态、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为进一步夯实种植端、做强加工端、发展营销端,《汉中市茶叶产业链“链长制”三年行动实施方案》于去年出台。汉中加大“链主”企业扶持力度,积极统筹财政、金融、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重点支持“链主”企业引领全市茶叶企业提升茶叶生产“三品一标”水平。 “去年12月,我们联合市财政局召集相关金融机构、茶叶企业代表召开全市茶产业贷款贴息银企座谈会,随后安排市茶业发展中心到各县区进行政策宣传解读。今年3月,市财政局先行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支持茶叶企业在扩能改造、精深加工、流动资金等方面的贷款贴息补助。”汉中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赵维君介绍。 截至目前,汉中已有6个县区28家企业申报茶叶贴息贷款补助,企业总贷款金额9362万元,申请贴息补助583.57万元。截至4月底,汉中今年茶叶产量达到3.06万吨,实现产值62亿元。 品牌整合 握指成拳闯市场 宁强的“宁强雀舌”、镇巴的“秦巴雾毫”、南郑的“汉水银梭”、勉县的“定军茗眉”、西乡的“午子仙毫”……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中先后研制开发出茶叶品牌20多个,为全市茶产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茶叶品牌过多过杂、茶叶企业小而散、企业各自为战、市场整体竞争能力弱等问题也影响着汉中茶产业进一步发展。 为此,汉中从2005年启动茶叶品牌整合工程,将原有的20多个茶叶品牌初步整合成“午子仙毫”“定军茗眉”“宁强雀舌”三大品牌,并分县划片使用。2007年,汉中向国家质检总局申报了“汉中仙毫”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将全市茶叶统一命名为“汉中仙毫”,并作为全市茶叶的公用品牌。自此,“汉中仙毫”开始崭露头角,先后荣获第31届巴拿马国际博览会绿茶类金奖、陕西省著名商标、中国优秀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等奖项。2021年,汉中仙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 汉中制定《地理标志汉中仙毫加工技术规程》《汉中仙毫包装物印制管理办法》等生产规范和品牌管理制度,构建“汉中仙毫”和企业商标母子品牌结合的运作模式。“我们在‘汉中仙毫’区域公用品牌的框架下,积极挖掘企业自身产品和市场特征,构建企业品牌体系,促进企业发展。”陕西鹏翔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段成鹏说,企业以“大鹏鸟”为形象符号,以“匠心鹏翔,正心陕茶”为文字标识,不断提升产品辨识度和市场竞争力。 今年春茶生产开始以后,针对疫情影响,汉中在稳定传统市场和老客户的同时,鼓励企业积极探索“互联网+茶”等新型销售模式,积极开拓外地和线上市场。汉中通过政企联动,利用京东、淘宝、抖音等平台,开展网上茶博会、茶叶节、开园节、手工制茶大赛等,宣传“汉中仙毫”品牌,共同拓展销售市场。(记者 王姿颐文/图)
陕西让市场主体拥有更多获得感 2月10日,市民在西安市市场监管局曲江新区分局综合服务大厅咨询企业开办事项。■ 2021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优化提升市场准入环境,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93.66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23.78万户,创历史新高,为我省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多新动力。■ 2022年,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市场秩序治理,提升市场监管效能,激发市场主... 【详细】
陕西银行业机构打出优化账户服务 3月2日,企业工作人员在长安银行总行营业部办理小微企业开户手续。2021年以来,我省银行业机构为新注册小微企业累计开立账户19.83万户,累计降低小微企业支付业务成本4797.01万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3.55万户。整合企业开户资料,打通企业开户全程网上办“最后一公里”,5000余个银行网点推广简易开户服务,安排专人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账户应急响应机制实现“即见即办”“即开即用”……为践... 【详细】
“个转企”转出发展新天地 为进一步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省市场监管局出台相关措施,支持鼓励有条件、有意愿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力争用3年时间,鼓励引导1万户以上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从当学徒到自己开店,经过几年的发展,西安市民袁晓春的口腔门诊初具规模,自己也积累了成熟的技术和经验。但如何让口腔门诊品牌化、规模化发展,成为摆在他面前的一道难题。西安市临潼区相关部门在了解到袁晓春的情况后,鼓励他从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