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田村村民领到分红(资料照片)。 刘坤摄
“我把两亩地承包给合作社,得到2300元的分红。”提及这次村里小田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给大伙儿的分红,兴平市赵村镇小田村村民田满兴奋地说。近日,在小田村像田满一样领到分红的村民有160人。 分红越来越多,经济效益越来越好,离不开小田村与陕西亚虎食品有限公司的合作。这家专门从事大蒜、辣椒等农产品深加工的民营企业,主动与村里对接,采取“公司+产业+农户”的合作模式,为村里的合作社、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兴平市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身”乡村振兴,通过村企“一对一”精准“结亲”,全力实现“农民利益、农村集体收益、社会效益、企业发展”共赢。 “到农村去,既是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向,也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机会。”兴平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倩说,兴平市坚持上下“一盘棋”统筹推动“万企兴万村”行动。 兴平市积极整合资源,由市工商联牵头,整合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金融办等力量,引导、动员全市117家有能力、有意愿的民营企业与114个村结对共建,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 眼下正是大棚草莓苗栽种时节。8月30日,在阜寨镇南佐村占地3000余亩的草莓种植基地里,一株株新栽的草莓苗迎风摇动。 “南佐村采取‘企业带动、集体运营、农民参与、要素联结’的方式,与盒马鲜生、星巴克、百果园等企业达成协议,实行订单式销售,有效破解了销售难问题,同时每年可带动周围1200多名群众实现务工增收。”南佐村党支部书记杨亚宵说。 兴平市通过培育选树典型和加大宣传报道力度,展示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事迹,切实增强民营企业员工的成就感、荣誉感和获得感,形成民营企业踊跃参与乡村振兴的社会氛围。 如今,广大民营企业踊跃走向农村结对帮扶,“乡村振兴,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在兴平形成。陕西旭诚实业集团对接潘村,投资520万元为该村修路和支持村教育事业,落实救助捐赠近160万元;陕西润泽橡胶公司与结对村窑尹村90多人签订用工合同,并捐款53万元…… 同时,兴平市13个镇(街道)也相应成立了工作专班,“市级单位初筛配对、镇(街道)调整反馈,市级单位与企业沟通、镇村企业自愿结对,市级单位择优统筹、镇村企业优势互补”的“三上三下”联动工作新格局初步形成。 自“万企兴万村”行动开展以来,兴平市还积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认真倾听广大民营企业的心声和意见建议,号召各相关单位和广大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突出能动性,积极创新发展村企联动模式,持续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 当前“产业联村、项目带村、智力扶村、捐赠帮村、就业助村”五大模式基本形成,“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脱贫户”“公司+基地+农户”“企业+村集体经济+农户+脱贫户”等多种结对帮扶形式在兴平市涌现。 截至目前,兴平市63户民营企业为乡村振兴发展累计投入资金2.2亿元,其中公益捐赠近3000万元。(记者 刘坤 通讯员 白蒙)
西安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7月1日,西安市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本次推出的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有蓝田县樊家村“人居环境创造资源、筑巢引凤促乡村振兴”、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乡村治理等案例。这是在去年发布“西安市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基础上,盘点全市“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亮点,旨在持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书写新篇章。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遵循中央政策的重要指引方... 【详细】
陕西7部门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 4月12日,省乡村振兴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科协、省工商联等7部门联合召开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从突... 【详细】
2021年陕西向乡村振兴重点帮 2月11日,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2021年,我省向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45.73亿元,占下达到县总资金量的48.13%;实施项目8250个,占项目总数的35.38%。去年以来,我省在国家确定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础上,确定了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时选择12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特色的县,支持创建乡村振兴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