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头店镇坚持以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户创建为引领,整合辖区优势资源,利用得天独厚的乡村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化农村空间布局,聚焦“五个示范”,做到点线结合、以点带面、串珠成链,奋力书写出牛头店镇“千万工程”高分答卷。
村庄规划示范扬帆。坚持以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实施方案和大巴山农耕文化产业园项目规划为蓝本,以清洁村庄、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围绕“二村百户”示范先行目标,创建完成竹叶村、红星村试点村 2个,示范户151户。通过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擦亮美丽乡村底色,全域打造建设开窗见绿、出门见景、内外皆治、表里皆美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效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从“净”起来,向绿起来、美起来跨越。
学用转化示范起航。充分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先进经验,结合两地实际,引进镇坪县农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重点打造“豆腐坊”、“咸菜馆”,“土味儿”等网红打卡地建设;同时围绕浪河旅游开发,重点打造一批有看头、有逛头、有玩头的特色民宿基地,真正让牛头店步入“农旅结合”的全域旅游发展快车道正轨,持续提升农旅“人气”,带动村民“财气”。
产业发展示范强基。紧扣中药首位产业,突出以黄连为主导品种,葛根产业全面发展,全力推进竹叶黄连专业村、白珠党参种植示范点、国庆黄连育苗示范点建设力度,做大做强黄连种植基地,形成“一镇一龙头”“一村一品牌”的中药材产业基地,努力把牛头店镇建成全县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同时通过“企业+示范点+大户”的药材种养模式,充分发挥“部门指导、政府倡导、企业主导、示范点引领、大户响应”的工作机制,形成带动能力较强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建立标准化道地药材种植基地。
能效转换示范固本。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和“三个年”活动,镇党委政府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常态化开展“找上门、转作风、办实事”大走访活动,倾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事项,及时为人民群众、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坚持“上工治未病”理念,常态化开展群众身边腐败问题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突出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千方百计化解信访老案,严厉打击非法信访行为,全力抓好抓实和美乡村建设。
亮点提炼示范总结。全镇上下就“千万工程”推进以来的先进做法、显著成效,落实专人挖掘收集素材,及时总结提炼,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典型经验案例,同时借助媒体宣传推广平台,积极在各大主流媒体发表刊登,不断发出牛头店“好声音”。(徐顺、曹春玲)
西安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7月1日,西安市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本次推出的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有蓝田县樊家村“人居环境创造资源、筑巢引凤促乡村振兴”、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乡村治理等案例。这是在去年发布“西安市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基础上,盘点全市“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亮点,旨在持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书写新篇章。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遵循中央政策的重要指引方... 【详细】
陕西7部门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 4月12日,省乡村振兴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科协、省工商联等7部门联合召开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从突... 【详细】
2021年陕西向乡村振兴重点帮 2月11日,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2021年,我省向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45.73亿元,占下达到县总资金量的48.13%;实施项目8250个,占项目总数的35.38%。去年以来,我省在国家确定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础上,确定了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时选择12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特色的县,支持创建乡村振兴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