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镇坪县牛头店镇,人们的第一印象那一定是“兴业热土 魅力牛头”了,这个常住人口仅5000余人的“茶旅融合”小镇的每一片土地都充满了温情,镇域内孝义善举文化“温润”着乡亲邻里们的心,在这里,文明新风尚已悄然绽放出一朵朵幸福之花。
文明新风志愿先行
本着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传统,大力培育孝义善举文化工作目标,牛头店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有序组织开展了100余场“敬老爱老志愿行 孝义善举暖人心”志愿服务活动,每一场活动红马甲志愿者们都“各显神通”,通过组织家门口爱心义剪、义写春联、文化活动输送表演、先进典型事迹宣讲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活动,为乡亲们茶余饭后送去欢声笑语,在日常生活中及时提供温情帮助,真正使老人们从“养老”变“享老”,营造出浓厚的“安全、舒适、温馨”的生活环境,在生动体现为民办实事的同时也助推着孝义善举文明新风在镇域内“落地成形”、开花结果。
孝义文化深入人心
孝亲敬老、崇德向善的文明乡风如同阳光,处处温暖着人们,成为镇域一道亮丽的风景。在牛头店镇先锋村,孝义文化已融入村民日常,根植于心,孝义的“种子”也正在生根发芽。
老话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任远学自岳母瘫痪以来,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责任,减轻兄弟负担,10年来毫无怨言,从洗漱到饮食起居照料倍加精心,岳母房间无论何时都十分干净整洁,床边随时放着瓜果零食,点点滴滴的细节无不体现了夫妇俩对母亲发自内心的关爱。在他们的精心照料下,何德香虽长年瘫痪在床,但精神状态始终积极乐观,“你照顾爱人小,我将把你当做我自己的母亲一样,让你安享晚年,顾你到老”这是任远学常常对母亲说的一句话。
“通过本季度走访入户,村民推荐,最终经村道德评议会评议陈迪美为本季度‘好媳妇’先进典型”,先锋村村支书口中的这位‘好媳妇’正是外嫁到本村的陈迪美。她是本村出了名的孝顺儿媳,自2008年嫁与村民刘兴奎以来,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家中老人小孩、农活均落在她一人肩上,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坚持将失独精神异常的五保户叔叔刘自树当作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赡养,每天忙完家中琐事后,她便匆匆赶到田间开始劳作,在村级的帮助下她逐步发展产业,种植玉米、土豆、红薯、魔芋十余亩,年均喂养生猪6头,年均增加家庭纯收入约1万余元。不仅如此,她还团结邻里,乐于助人,村里的红白喜事总能看见她忙碌的声影,她的事迹常被当作先进典型,成为全村学习的榜样。
善举行动尽显温情
又是一年春节将至,在牛头店镇前进村,有一位在外创业人士曾宪伟,他用自己的行动奏响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乡情之歌。多年来,他一直如此,每逢佳节前夕,都会带着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与感恩之情,回到这片养育他的土地,用实际行动诠释“饮水思源,回馈家乡”的高尚情怀。他总说事业做的再大,钱挣的再多,也远不及家乡的山水、家乡的亲人给他带来的归属感。
这一次,他又自费数万元购买了精美的礼盒与满载祝福的红包,逐一送到了前进村60多位7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手中,每一份精心挑选的礼盒都蕴含着他对家乡老人的深情厚意,也让每一位老人感受到了节日的喜悦与来自社会的关怀。
“无论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慰问结束后,曾宪伟深情地说,“能够为家乡的老人们做点实事,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看到他们的笑容,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希望这份心意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家乡的发展,关心老一辈的生活,大家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环境。 ”
同样牵挂家乡发展、致力带动群众增收的另一位主人公石海君的故事也在镇域内广为知晓。2010年的牛头店镇国庆村浪河口没有茶园、没有大桥、更没有厂房,但是就在这一年,随着返乡创业人士石海君注册成立镇坪欣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后这里的模样开始改变。
在他的管理下,公司始终秉持标准化、制度化管理理念,打造出2000余亩“高山生态标准化茶园示范基地”,并配备了先进的茶叶加工生产线和现代化的厂房。据公司经理黄春珲介绍,去年春茶+秋茶大概产量约11-12吨,销售额截至10月约达1700-1800万,公司日常采茶、茶园管护、加工及园区其它日常工程建设用工均招募当地居民,现下年用工人次达8000次以上,人均工资在5000元以上,为当地村民提供家门口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解决了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
现如今的牛郎山漫山茶树、产业道路宽阔、车间厂房配备齐全,公司不断强化内功修炼,茶园管护建设持续推进、茶产品品质再度提升,茶园种植基地已成为“国家高山茶综合标准化示范区”,茶叶产品树立响亮品牌,获得许多奖项,得到了广泛认可和关注,牛头店镇也因此走上“茶旅融合小镇”发展道路。
“我是一名生意人,但同时我也是一名市县级人大代表,每天和群众打交道,我知道他们的所思所需所想,我也将尽我所能为他们提供价值,及时传达他们的心声,一路走来,因为有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才有公司的今天,我们不能忘了本!”在去年春节来临之际,忙碌的石海珺还不忘嘱咐公司经理要代表公司深入困难群众家中送温暖,送祝福。(曹春玲)
西安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7月1日,西安市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本次推出的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有蓝田县樊家村“人居环境创造资源、筑巢引凤促乡村振兴”、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乡村治理等案例。这是在去年发布“西安市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基础上,盘点全市“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亮点,旨在持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书写新篇章。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遵循中央政策的重要指引方... 【详细】
陕西7部门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 4月12日,省乡村振兴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科协、省工商联等7部门联合召开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从突... 【详细】
2021年陕西向乡村振兴重点帮 2月11日,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2021年,我省向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45.73亿元,占下达到县总资金量的48.13%;实施项目8250个,占项目总数的35.38%。去年以来,我省在国家确定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础上,确定了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时选择12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特色的县,支持创建乡村振兴示... 【详细】